每年的高考季,有關考生的一切信息都是備受關注的,正因為如此,有些謠言竟在網上傳播開來,很多善良的人本想著助人為樂,卻不曾想著了騙子的道。
這幾個人的準考證又丟了!
“有朋友撿到一張高考準考證,劉明煒,考點在一中,請朋友們轉發(fā),讓劉明煒聯系這個號碼1337XXXXXXXX。一定幫他轉發(fā)一下,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。擴散,擴散,別耽誤孩子高考!”
很多人看到這條消息,第一反應就是萬一真的有學生的準考證丟了怎么辦?不管的話豈不是會耽誤了孩子?其實騙子們利用的,也正是人們這種“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”的心理。
自2011年6月起就出現過“劉明煒”“白婭倩”“楊雷雷”等多名考生準考證丟失的信息。此后多年內,每逢高考,他們就會在全國各地出現,并發(fā)出丟失準考證的求助帖。
6月4日,記者在朋友圈看到該信息后,撥打信息中的電話進行了核實,撥打三次對方均為關機狀態(tài)。隨后,記者利用騰訊旗下的一款號碼鑒定軟件對上述號碼進行鑒定。結果顯示,此號碼已被118人標記為詐騙電話。記者通過“電話邦”進行鑒定,結果同樣顯示為詐騙電話。
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“劉明煒”后發(fā)現,2017年6月5日,“劉明煒高考準考證丟失”的消息就在微信和微博上瘋傳了,只不過聯系電話不一樣。鄭州市公安局一名民警告訴記者,類似這樣的信息通常情況下都是一種詐騙段,“準考證丟失”謠言中所留電話多為吸費電話,可能導致少則幾元多則幾百元的話費莫名被扣。這名民警說,對網上傳播的這類信息要注意辨認,可以先在網上或者向民警進行核實,以免上當受騙。
類似這種信息,好多網友看見了就忍不住要轉,不轉覺得良心不安,那么,在轉之前,可以先上網搜索一下,搜要轉的信息的內容,是不是警方已經辟謠,如果已經確定為謠言,就不要轉了。
學校為了防止同學們把準考證弄丟,一般都會在臨近高考的前幾天才會向同學們發(fā)放準考證!同時也會要求同學們拿到準考證以后也要細心保管,不要給考生帶來不必要的影響。就算是準考證真的丟失了,也不用太擔心,可以向老師提出來,按照相關手續(xù)辦理完成后是可以參加高考的。
如何甄別假消息
1、假消息里沒有具體的城市和所屬地信息。
2、假消息里沒有標注是哪一年發(fā)生的事情。
3、假消息不夠了解準考證的管理與使用。
4、準考證只有姓名,沒有具體考試學校及考生所在學校信息。
5、假消息多以第三人稱爆發(fā)。例如:朋友撿到、朋友說、朋友……。沒有直接關系人。
這些“高考騙局”要提防
騙局1:虛假查分網址
犯罪分子通過短信或微信群等方式,分享假的查分網址,讓考生輸入身份證號、姓名、手機號等相關信息,并將這些信息販賣,或利用這些信息,在高考后以“發(fā)放獎學金”等形式進行電信詐騙。
破解方法:認準統(tǒng)一發(fā)布的查分網址,不要盲目相信某些可以“提前查分”的小道消息。
騙局2:帶“木馬”的高考短信
犯罪分子一般會通過短信或微信形式群發(fā)與高考相關的木馬信息,利用有誘導性的標題,或者在網站上設置帶有誘騙性的木馬鏈接,只要點開之后,木馬程序會立即植入手機,獲取該手機綁定的銀行卡信息;同時也會通過攔截獲取支付驗證碼,并經網購消費變現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紅包轉賬提現。
破解方法:不隨便點擊短信中的鏈接,以及微信群、朋友圈的分享。
騙局3:冒充軍校招生
某些詐騙犯罪團伙打著軍校招收“地方委培生”“自費生”“國防生”等幌子,通過偽造軍隊公文、公章,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,騙取學生報名考試。這類騙子一般會許諾教育部門許可的本科學歷,同時還會承諾畢業(yè)后統(tǒng)一安排到部隊工作等一系列事項。
破解方法:遇到有疑惑的問題,及時通過官方渠道查詢真?zhèn)巍?/p>
騙局4:寄送偽“錄取通知書”
犯罪分子在掌握學生的個人信息后,會通過快遞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。當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誤以為自己考上某學校后,犯罪分子再通過電話聯系考生,讓其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戶內。
破解方法:是否被某校錄取,要通過官方途徑進行核實。如有疑問,可以撥打該高校招生辦電話咨詢。
來源丨河南商報(ID:hnshangbao)